pursue wind pursue wind
首页
Java
Python
数据库
框架
Linux
中间件
前端
计算机基础
DevOps
项目
面试
书
关于
归档
MacOS🤣 (opens new window)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首页
Java
Python
数据库
框架
Linux
中间件
前端
计算机基础
DevOps
项目
面试
书
关于
归档
MacOS🤣 (opens new window)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EffectiveJava

    • 考虑使用静态工厂方法替代构造方法
    • 当构造方法参数过多时使用builder模式
    • 使用私有构造方法或枚类实现Singleton属性
    • 使用私有构造方法执行非实例化
    • 依赖注入优于硬连接资源(hardwiring resources)
    •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 消除过期的对象引用
    • 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机制
    • 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替代try-finally语句
    • 重写equals方法时遵守通用约定
    • 重写equals方法时同时也要重写hashcode方法
    • 始终重写 toString 方法
    • 谨慎地重写 clone 方法
    • 考虑实现Comparable接口
    • 使类和成员的可访问性最小化
    • 在公共类中使用访问方法而不是公共属性
    • 最小化可变性
    • 组合优于继承
    • 要么设计继承并提供文档说明,要么禁用继承
    • 接口优于抽象类
    • 为后代设计接口
    • 接口仅用来定义类型
    • 类层次结构优于标签类
    • 支持使用静态成员类而不是非静态类
    • 将源文件限制为单个顶级类
    • 不要使用原始类型
    • 消除非检查警告
    • 列表优于数组
    • 优先考虑泛型
    • 优先使用泛型方法
    • 使用限定通配符来增加API的灵活性
    • 合理地结合泛型和可变参数
    • 优先考虑类型安全的异构容器
    • 使用枚举类型替代整型常量
    • 使用实例属性替代序数
    • 使用EnumSet替代位属性
    • 使用EnumMap替代序数索引
    • 使用接口模拟可扩展的枚举
    • 注解优于命名模式
    • 始终使用Override注解
    • 使用标记接口定义类型
    • lambda表达式优于匿名类
    • 方法引用优于lambda表达式
    • 优先使用标准的函数式接口
    • 明智审慎地使用Stream
    • 优先考虑流中无副作用的函数
    • 优先使用Collection而不是Stream来作为方法的返回类型
    • 谨慎使用流并行
    • 检查参数有效性
    • 必要时进行防御性拷贝
    • 仔细设计方法签名
    • 明智审慎地使用重载
    • 明智审慎地使用可变参数
    • 返回空的数组或集合,不要返回 null
    • 明智审慎地返回 Optional
    • 为所有已公开的 API 元素编写文档注释
    • 最小化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 for-each 循环优于传统 for 循环
    • 了解并使用库
    • 若需要精确答案就应避免使用 float 和 double 类型
    • 基本数据类型优于包装类
    • 当使用其他类型更合适时应避免使用字符串
    • 当心字符串连接引起的性能问题
    • 通过接口引用对象
    • 接口优于反射
    • 明智审慎地本地方法
    • 明智审慎地进行优化
    • 遵守被广泛认可的命名约定
    • 只针对异常的情况下才使用异常
    • 对可恢复的情况使用受检异常,对编程错误使用运行时异常
    •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受检异常
    • 优先使用标准的异常
    • 抛出与抽象对应的异常
    • 每个方法抛出的异常都需要创建文档
    • 在细节消息中包含失败一捕获信息
    • 保持失败原子性
    • 不要忽略异常
    • 同步访问共享的可变数据
    • 避免过度同步
    • executor 、task 和 stream 优先于线程
    • 并发工具优于 wait 和 notify
    • 文档应包含线程安全属性
    • 明智审慎的使用延迟初始化
    • 不要依赖线程调度器
    • 优先选择 Java 序列化的替代方案
    • 非常谨慎地实现 Serializable
    • 考虑使用自定义的序列化形式
    • 保护性的编写 readObject 方法
    • 对于实例控制,枚举类型优于 readResolve
    • 考虑用序列化代理代替序列化实例
  • On Java 8

  • 书
  • EffectiveJava
pursuewind
2020-11-22

消除过期的对象引用

# 7. 消除过期的对象引用

如果你从使用手动内存管理的语言(如 C 或 C++)切换到像 Java 这样的带有垃圾收集机制的语言,那么作为程序员的工作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因为你的对象在使用完毕以后就自动回收了。当你第一次体验它的时候,它就像魔法一样。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你不需要考虑内存管理,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考虑以下简单的栈实现:

// Can you spot the "memory leak"?
public class Stack {
    private Object[] elements;
    private int size = 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6;

    public Stack() {
        elements = new Object[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public void push(Object e) {
        ensureCapacity();
        elements[size++] = e;
    }

    public Object pop() {
        if (size == 0)
            throw new EmptyStackException();
        return elements[--size];
    }

    /**
     * Ensure space for at least one more element, roughly
     * doubling the capacity each time the array needs to grow.
     */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 {
        if (elements.length == size)
            elements = Arrays.copyOf(elements, 2 * size + 1);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这个程序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但是对于泛型版本,请参阅条目 29)。 你可以对它进行详尽的测试,它都会成功地通过每一项测试,但有一个潜在的问题。 笼统地说,程序有一个「内存泄漏」,由于垃圾回收器的活动的增加,或内存占用的增加,静默地表现为性能下降。 在极端的情况下,这样的内存泄漏可能会导致磁盘分页(disk paging),甚至导致内存溢出(OutOfMemoryError)的失败,但是这样的故障相对较少。

那么哪里发生了内存泄漏? 如果一个栈增长后收缩,那么从栈弹出的对象不会被垃圾收集,即使使用栈的程序不再引用这些对象。 这是因为栈维护对这些对象的过期引用(obsolete references)。 过期引用简单来说就是永远不会解除的引用。 在这种情况下,元素数组「活动部分(active portion)」之外的任何引用都是过期的。 活动部分是由索引下标小于 size 的元素组成。

垃圾收集语言中的内存泄漏(更适当地称为无意的对象保留 unintentional object retentions)是隐蔽的。 如果无意中保留了对象引用,那么不仅这个对象排除在垃圾回收之外,而且该对象引用的任何对象也是如此。 即使只有少数对象引用被无意地保留下来,也可以阻止垃圾回收机制对许多对象的回收,这对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很简单:一旦对象引用过期,将它们设置为 null。 在我们的 Stack 类的情景下,只要从栈中弹出,元素的引用就设置为过期。 pop 方法的修正版本如下所示:

public Object pop() {
    if (size == 0)
        throw new EmptyStackException();
    Object result = elements[--size];
    elements[size] = null; // Eliminate obsolete reference
    return result;
}
1
2
3
4
5
6
7

取消过期引用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它们随后被错误地引用,程序立即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异常,而不是悄悄地做继续做错误的事情。尽可能快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当程序员第一次被这个问题困扰时,他们可能会在程序结束后立即清空所有对象引用。这既不是必要的,也不是可取的;它不必要地搞乱了程序。**清空对象引用应该是例外而不是规范。**消除过期引用的最好方法是让包含引用的变量超出范围。如果在最近的作用域范围内定义每个变量 (详见第 57 条),这种自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清空一个引用呢?Stack 类的哪个方面使它容易受到内存泄漏的影响?简单地说,它管理自己的内存。存储池(storage pool)由 elements 数组的元素组成(对象引用单元,而不是对象本身)。数组中活动部分的元素 (如前面定义的) 被分配,其余的元素都是空闲的。垃圾收集器没有办法知道这些;对于垃圾收集器来说,elements 数组中的所有对象引用都同样有效。只有程序员知道数组的非活动部分不重要。程序员可以向垃圾收集器传达这样一个事实,一旦数组中的元素变成非活动的一部分,就可以手动清空这些元素的引用。

一般来说,当一个类自己管理内存时,程序员应该警惕内存泄漏问题。 每当一个元素被释放时,元素中包含的任何对象引用都应该被清除。

另一个常见的内存泄漏来源是缓存。 一旦将对象引用放入缓存中,很容易忘记它的存在,并且在它变得无关紧要之后,仍然保留在缓存中。对于这个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如果你正好想实现了一个缓存:只要在缓存之外存在对某个项(entry)的键(key)引用,那么这项就是明确有关联的,就可以用 WeakHashMap 来表示缓存;这些项在过期之后自动删除。记住,只有当缓存中某个项的生命周期是由外部引用到键(key)而不是值(value)决定时,WeakHashMap 才有用。

更常见的情况是,缓存项有用的生命周期不太明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项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缓存应该偶尔清理掉已经废弃的项。这可以通过一个后台线程 (也许是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 或将新的项添加到缓存时顺便清理。LinkedHashMap 类使用它的 removeEldestEntry 方法实现了后一种方案。对于更复杂的缓存,可能直接需要使用 java.lang.ref。

第三个常见的内存泄漏来源是监听器和其他回调。如果你实现了一个 API,其客户端注册回调,但是没有显式地撤销注册回调,除非采取一些操作,否则它们将会累积。确保回调是垃圾收集的一种方法是只存储弱引用(weak references),例如,仅将它们保存在 WeakHashMap 的键(key)中。

因为内存泄漏通常不会表现为明显的故障,所以它们可能会在系统中保持多年。 通常仅在仔细的代码检查或借助堆分析器(heap profiler)的调试工具才会被发现。 因此,学习如何预见这些问题,并防止这些问题发生,是非常值得的。

Last Updated: 2023/01/30, 11:01:00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机制

←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机制→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3 pursue-wind | 粤ICP备2022093130号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
  • 飙升榜
  • 新歌榜
  • 云音乐民谣榜
  • 美国Billboard榜
  • UK排行榜周榜
  • 网络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