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sue wind pursue wind
首页
Java
Python
数据库
框架
Linux
中间件
前端
计算机基础
DevOps
项目
面试
书
关于
归档
MacOS🤣 (opens new window)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首页
Java
Python
数据库
框架
Linux
中间件
前端
计算机基础
DevOps
项目
面试
书
关于
归档
MacOS🤣 (opens new window)
GitHub (opens new window)
  • EffectiveJava

    • 考虑使用静态工厂方法替代构造方法
    • 当构造方法参数过多时使用builder模式
    • 使用私有构造方法或枚类实现Singleton属性
    • 使用私有构造方法执行非实例化
    • 依赖注入优于硬连接资源(hardwiring resources)
    • 避免创建不必要的对象
    • 消除过期的对象引用
    • 避免使用Finalizer和Cleaner机制
    • 使用try-with-resources语句替代try-finally语句
    • 重写equals方法时遵守通用约定
    • 重写equals方法时同时也要重写hashcode方法
    • 始终重写 toString 方法
    • 谨慎地重写 clone 方法
    • 考虑实现Comparable接口
    • 使类和成员的可访问性最小化
    • 在公共类中使用访问方法而不是公共属性
    • 最小化可变性
    • 组合优于继承
    • 要么设计继承并提供文档说明,要么禁用继承
    • 接口优于抽象类
    • 为后代设计接口
    • 接口仅用来定义类型
    • 类层次结构优于标签类
    • 支持使用静态成员类而不是非静态类
    • 将源文件限制为单个顶级类
    • 不要使用原始类型
    • 消除非检查警告
    • 列表优于数组
    • 优先考虑泛型
    • 优先使用泛型方法
    • 使用限定通配符来增加API的灵活性
    • 合理地结合泛型和可变参数
    • 优先考虑类型安全的异构容器
    • 使用枚举类型替代整型常量
    • 使用实例属性替代序数
    • 使用EnumSet替代位属性
    • 使用EnumMap替代序数索引
    • 使用接口模拟可扩展的枚举
    • 注解优于命名模式
    • 始终使用Override注解
    • 使用标记接口定义类型
    • lambda表达式优于匿名类
    • 方法引用优于lambda表达式
    • 优先使用标准的函数式接口
    • 明智审慎地使用Stream
    • 优先考虑流中无副作用的函数
    • 优先使用Collection而不是Stream来作为方法的返回类型
    • 谨慎使用流并行
    • 检查参数有效性
    • 必要时进行防御性拷贝
    • 仔细设计方法签名
    • 明智审慎地使用重载
    • 明智审慎地使用可变参数
    • 返回空的数组或集合,不要返回 null
    • 明智审慎地返回 Optional
    • 为所有已公开的 API 元素编写文档注释
    • 最小化局部变量的作用域
    • for-each 循环优于传统 for 循环
    • 了解并使用库
    • 若需要精确答案就应避免使用 float 和 double 类型
    • 基本数据类型优于包装类
    • 当使用其他类型更合适时应避免使用字符串
    • 当心字符串连接引起的性能问题
    • 通过接口引用对象
    • 接口优于反射
    • 明智审慎地本地方法
    • 明智审慎地进行优化
    • 遵守被广泛认可的命名约定
    • 只针对异常的情况下才使用异常
    • 对可恢复的情况使用受检异常,对编程错误使用运行时异常
    •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受检异常
    • 优先使用标准的异常
    • 抛出与抽象对应的异常
    • 每个方法抛出的异常都需要创建文档
    • 在细节消息中包含失败一捕获信息
    • 保持失败原子性
    • 不要忽略异常
    • 同步访问共享的可变数据
    • 避免过度同步
    • executor 、task 和 stream 优先于线程
    • 并发工具优于 wait 和 notify
    • 文档应包含线程安全属性
    • 明智审慎的使用延迟初始化
    • 不要依赖线程调度器
    • 优先选择 Java 序列化的替代方案
    • 非常谨慎地实现 Serializable
    • 考虑使用自定义的序列化形式
    • 保护性的编写 readObject 方法
    • 对于实例控制,枚举类型优于 readResolve
    • 考虑用序列化代理代替序列化实例
  • On Java 8

  • 书
  • EffectiveJava
pursuewind
2020-11-22

在细节消息中包含失败一捕获信息

# 75. 在细节消息中包含失败一捕获信息

当程序由于未被捕获的异常而失败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打印出该异常的堆栈轨迹。在堆栈轨迹中包含该异常的字符串表示法 (string representation),即它的 toString 方法的调用结果。它通常包含该异常的类名,紧随其后的是细节消息 (detail message)。通常,这只是程序员或者网站可靠性工程师在调查软件失败原因时必须检查的信息。如果失败的情形不容易重现,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会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异常类型的 toString 方法应该尽可能多地返回有关失败原因的信息,这一点特别重要。换句话说,异常的字符串表示法应该捕获失败,以便于后续进行分析。

为了捕获失败,异常的细节信息应该包含“对该异常有贡献”的所有参数和字段的值。 例如,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异常的细节消息应该包含下界、上界以及没有落在界内的下标值。该细节消息提供了许多关于失败的信息。这三个值中任何一个或者全部都有可能是错的。实际的下标值可能小于下界或等于上界(「越界错误」),或者它可能是个无效值,太小或太大。下界也有可能大于上界(严重违反内部约束条件的一种情况) 。每一种情形都代表了不同的问题,如果程序员知道应该去查找哪种错误,就可以极大地加速诊断过程。

对安全敏感的信息有一条忠告。由于在诊断和修正软件问题的过程中,许多人都可以看见堆栈轨迹, 因此千万不要在细节消息中包含密码、密钥以及类似的信息!

虽然在异常的细节消息中包含所有相关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包含大量的描述信息往往没有什么意义。堆栈轨迹的用途是与源文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它通常包含抛出该异常的确切文件和行数,以及堆栈中所有其他方法调用所在的文件和行数。关于失败的冗长描述信息通常是不必要的,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阅读源代码而获得。

异常的细节消息不应该与“用户层次的错误消息”混为一谈,后者对于最终用户而言必须是可理解的。与用户层次的错误消息不同,异常的字符串表示法主要是让程序员或者网站可靠性工程师用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因此,信息的内容比可读性要重要得多。用户层次的错误消息经常被本地化,而异常的细节消息则几乎没有被本地化。

为了确保在异常的细节消息中包含足够的失败- 捕捉信息, 一种办法是在异常的构造器而不是字符串细节消息中引入这些信息。然后,有了这些信息,只要把它们放到消息描述中,就可以自动产生细节消息。例如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使用如下构造器代替 String 构造器:

/**
 * Constructs an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 @param lowerBound the lowest legal index value
 * @param upperBound the highest legal index value plus one
 * @param index the actual index value
 */
public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int lowerBound, int upperBound,
                  int index ) {
    // Generate a detail message that captures the failure
    super(String.format(
              "Lower bound: %d, Upper bound: %d, Index: %d",
              lowerBound, upperBound, index ) );
    // Save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programmatic access
    this.lowerBound = lowerBound;
    this.upperBound = upperBound;
    this.index = index;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从 Java 9 开始,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终于获得了一个构造器,它可以带一个类型为 int 的 index 参数值,但遗憾的是,它删去了 lowerBound 和 upperBound 参数。更通俗地说, Java 平台类库并没有广泛地使用这种做法,但是,这种做法仍然值得大力推荐。它使程序员更加易于抛出异常以捕获失败。实际上,这种做法使程序员不想捕获失败都难!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把代码集中起来放在异常类中,由这些代码对异常类自身中的异常产生高质量的细节消息,而不是要求类的每个用户都多余地产生细节消息。

正如第 70 条中所建议的, 为异常的失败- 捕获信息(在上述例子中为 lowerBound 、upperBound 和 index)提供一些访问方法是合适的。提供这样的访问方法对受检的异常,比对未受检异常更为重要,因为失败一捕获信息对于从失败中恢复是非常有用的。程序员希望通过程序的手段来访问未受检异常的细节,这很少见 (尽管也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即使对于未受检异常,作为一般原则提供这些访问方法也是明智的 (详见第 12 条) 。

Last Updated: 2023/01/30, 11:01:00
每个方法抛出的异常都需要创建文档
保持失败原子性

← 每个方法抛出的异常都需要创建文档 保持失败原子性→

Theme by Vdoing | Copyright © 2019-2023 pursue-wind | 粤ICP备2022093130号
  • 跟随系统
  • 浅色模式
  • 深色模式
  • 阅读模式
  • 飙升榜
  • 新歌榜
  • 云音乐民谣榜
  • 美国Billboard榜
  • UK排行榜周榜
  • 网络DJ